規劃「養生導引」與「導引解剖學」課程的動機與最主要的目的,是希望彙整傳統中國「導引術」[1]基礎功法的肢體元素與身體運用方式,透過傳統的經典記載、大師們的肢體闡述,結合中醫的理論與解剖學、生理學、身心學[2]的論證,以得到一個能與現代接軌,符合科學詮釋,促進健康養生的身體使用原則與論述。
「養生導引」主要匯整的動作源自於當代太極拳名師熊衛老師原創、養生大師張良維老師創新、重新詮釋並賦予新生命的《太極導引》[3],是養生功法在身體使用與身體覺知的一個根本的運動基礎。
「導引解剖學」則是透過解剖學、生理學與身心學對這些運動基礎的科學性說明,嘗試建立一套初階入門的養生解說方式,以方便傳統養生功法在教學與學習上的引述。
期盼藉由「養生導引」與「養生解剖學」課程的學習,用現代科學較能理解的思維,去實踐、覺察身體的使用原則,獲得身體的健康,還原身體的智慧、昇華心靈的平靜,窺探自己身體的奧秘,悟入遊戲[4]於寂滅身心境地。
[1]
導引術是中國古老的養生功法,可以溯源至春秋戰國時期。「導」指的是導氣,意即呼吸,「引」指的是引體,意即肢體動作。「導引」簡單的說就是配合呼吸調息、肢體運動調身、意念調心的養生運動。
[2]
「身心學(Somatics)是一個研究soma現象的領域,而soma是指含有心性層面的身體,而非只是物化現象的身體(body)。這個領域為了有別於傳統重心智、貶身體的身心二元觀點,致力將身體與心智放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,極力強調身體的自主性與身心之間密切互動的關係。在探究身心關係和體會身體心靈的哲思下,重視實際內在經驗的探索、體會和反省,以瞭解人體覺察、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間的互動現象,而非僅限於哲思辯証中尋求身心之主客關係的議題;希望經由直接身體的感覺、反應與動作操作,來調整身體及影響心理層面,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,發揮潛能。」《身心動作療法(Somatic Movement Therapy)對舞蹈訓練的啟發》;劉美珠。
[3]
「太極導引」一詞,在台灣最早由太極拳名師-熊衛老師提出。他將各家各派的太極拳精髓,如陳式太極強調的「纏絲」、楊式太極強調的「抽絲」、武式太極強調的「開闔」做一個彙整,提出三個太極拳基礎運動的概念-即旋轉、延伸、開闔(一種身體整體膨脹收縮的概念),並從各派太極拳的套路當中整理、簡化出十二式基礎動作,包括導氣六式與引體六式,作為學習太極拳的入門基礎。「太極導引」後來被林懷民先生引進了「雲門舞集」,作為舞者的基本功法訓練,而且,更進一步的,林懷民先生運用「太極導引」的肢體元素編了「水月」這部作品,使得「太極導引」在藝文界大受歡迎。
1999年張良維先生獨具慧眼的看見「太極導引」並非只是太極拳的基礎功法,而是身體養生運動的基本元素,因而重新闡釋、改良「太極導引」,在旋轉、延伸、開闔的概念下,增加了一個「絞轉」(一種透過軀幹的肌肉收縮促進內臟蠕動按摩的方法),接著成立「台北市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」大力的將「太極導引」推廣到全社會,從專欄到雜誌、廣播、學校、公家機關、企業等等,「太極導引」一時成為社會養生的時潮風尚。
2001年,張良維先生藉由自己一生的習武經驗、以及在禪修、道家煉氣對身體的參悟;亦從中國古代的導引術、道家養生、少林武術,甚至印度瑜珈的典籍中融會貫通,創立「氣機導引」養生功法,創立「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」對社會養生志業,不遺餘力。
[4]
語出《圓覺經》威德自在菩薩卷;「遊戲如來大寂滅海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